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對接吧! 神舟

在日本Yahoo!新聞網讀到一篇題為「神舟は“日本の満鉄魂”から誕生?自前技術どれほど?(大意是「神舟號是從日本的鋼鐵誔生嗎?當中有多少是自家技術?」)的文章,內容主要談及中國神舟太空船幾乎是俄國太空船的翻版,而當中的碳纖物料更極有可能來自日本。以往中國要得到日本的尖端物料需要透過種種地下手段,例如要以進口釣魚竿的形式引進纖維物料,到了現在中國已可通過大學交流之類的管道取得日本的技術。作者認為某程度上中國的航天技術是「國際合作」的結晶。

縱使文章認為中國透過太空發展達到軍事獨裁的機會很低,但字裏行間仍不乏中國威脅論。近年日本新聞界,類似文章多如汗牛,似乎挑戰中國升空計劃已成了評論界的基調。在右翼傳媒主導的日本社會,中國威脅論不單有市場,而且更有其實用價值。由92年通過PKO至今年放寬太空非軍事化議案,日本右翼分子都總是大打中國威脅牌引導民意右傾,讓「進取」的法案得到民意支持而順利通過。事實上,日本早已積極發展間諜衛星之類的軍用科技,然而在此之前只能以非軍事用途包裝上馬。

太空科技非軍事化是荒謬說法,在以精確打擊為主的現代戰爭,勝負的關鍵就是制高點,誰能善用衛星資訊就能掌握戰場上的主導。這個道理中日政府都明白不過,亦因此,中國火箭頻頻升空,載人技術有長足進展,看在日本人,尤其日本政府眼裏,已不單是民族自尊那麼簡單。日本技術落後了嗎?中國會否以太空軍力作政治籌碼呢?日本應否大力發展太空軍備與之抗衡呢?這些都是日本民眾關心的事。當然,我們有理由相信新一代日本人並不好戰,亦沒有了發動戰爭的誘因,但在右翼分子煽動下,日本人普遍對中國太空計劃有成見卻是不爭的事實。

近來中國青年們看到日本人評擊中國航天事業就沾沾自喜的認定人家是吃不到葡萄。可惜在技術層面上,中國雖然已多次載人升空,但現階段中國的自主技術的確略有所缺,就連最近一次太空人出艙所使用的太空衣亦是以俄國技術為本的「中國貨」。反觀日本的航天事業在火箭燃料、太空物料、搖控技術等均比中國領先,部份領域,例如太空對接技術更是領先得連美國也要引入。日本之所以沒發展載人航天,實在是因為他們搭了美國的「順風機」,根本沒必要自家發展。

毛澤東的名言:「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現在我們在校園天天唱國歌,日日歌頌神567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從不同方向供應資訊給學生,讓學生能客觀判斷我國的科技水平,哪裏不足,哪裏有改進空間,對比國際立於何等位置,鄰國何以有所批評。我相信,神舟飛天會是啟發學生研究航天與太空科技的好契機,而且在學習自然科學的同時,更能透過中外觀點之異了解中國與國際社會的關係。一個會獨立思考,會關懷別人,會客觀看世界的學生,絶對比一個只會叫「楊利偉很勇敢!」的學生更有益於國家民族。

培養學生思考,我等責無旁貸。期侍我們的神舟號快來一個利落的對接,然後讓我問問同學們:「你認為對接是特技效果嗎?我們的國產接環對比日本貨如何?神舟號何時會接上國際太空站?」

沒有留言: